战地5中的反步兵迫击炮,现实原型揭秘
二战爆发初期,面对敌军坦克装甲的日益强大,英军步兵的反坦克武器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,在这种背景下,PIAT反坦克发射器应运而生,其研发之路离不开两位重要人物:冒险家、军人和发明家布莱克上校,以及英国陆军工兵米利斯-杰弗里斯。
布莱克上校对栓式迫击炮的痴迷促使他研发了多款武器,其中PIAT反坦克发射器是他的杰出成果,而米利斯-杰弗里斯对PIAT的进一步改进,使这种武器逐渐完善并最终投入战场。
PIAT发射器采用2.5磅的弹丸,内含聚能炸药,能够穿透厚达100毫米或4英寸的装甲,它于1943年开始服役,并在突尼斯和西西里岛等战役中首次投入作战,尽管射程有限,士兵必须等待目标进入有效射程后才能开火,但PIAT仍以其出色的反坦克能力赢得了士兵们的赞誉。
在实战中,PIAT反坦克发射器表现出了不凡的勇气和决心,尽管使用不便,但它对轴心国的装甲车辆造成了巨大的威胁,在霸王行动最初的几周里,PIAT击毁的德军坦克占到了击毁总数的7%,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盟军的空中打击,除了反装甲作战,PIAT的用途也十分广泛,在特殊情况下,它还可以作为轻型迫击炮使用,在波河流域的战斗中,PIAT在巷战中为英军士兵轰击建筑物提供了有效手段,帮助他们获得有效的射击位置或清除屋内的敌军士兵。
二战结束后,PIAT继续在战场上发挥着作用,在阿以冲突、印尼独立战争以及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,它都是重要的反坦克武器,随着时代的发展,无后坐力炮和更加优秀的火箭筒的出现,PIAT开始逐渐被取代,在1956年,英国陆军宣布PIAT退出现役。
尽管PIAT反坦克发射器的历史已经落幕,但它在二战中的英勇表现将永远被铭记,它仍然是一些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关注焦点,通过回顾它的诞生、发展和传奇故事,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二战时期武器的演变和进步,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英勇与牺牲。
(注:所有图片均已通过版权许可,可放心使用,如需进一步了解关于PIAT反坦克发射器的更多信息,建议查阅权威军事历史资料或专业文献。)